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科技 > 正文

我们在讨论一场依然方兴未艾的思想运动——《劳特里奇美德伦理学指南》读书分享会

2024年9月1日,在北京万圣书园举办了《劳特里奇美德伦理学指南》读书分享会。澎湃新闻经授权刊发分享会实录。

我们在讨论一场依然方兴未艾的思想运动——《劳特里奇美德伦理学指南》读书分享会  第1张

张远航:《劳特里奇美德伦理学指南》是清华大学李义天教授主持翻译的“当代美德伦理学译丛”中的一部重要作品,2024年4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正式出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三位中国伦理学界的领军人物。首先是万俊人教授。万教授是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文科一级教授。第二位是王淑芹教授。王教授是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伦理学会会长。第三位是李义天教授。李教授是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授,同时担任北京伦理学会副会长。他也是《劳特里奇美德伦理学指南》一书的主译者。

我是中央编译出版社的副社长张远航,十分感谢万圣书园给我们提供今天宝贵的场地。接下来,让我们将时间留给三位学者,听听他们对《劳特里奇美德伦理学指南》这本书的深刻解析。

我们在讨论一场依然方兴未艾的思想运动——《劳特里奇美德伦理学指南》读书分享会  第2张

《劳特里奇美德伦理学指南》,【美】罗琳·贝瑟-琼斯、【美】迈克尔·斯洛特 编,李义天 等译   朱慧玲 等校,中央编译出版社2024年版,定价:195.00元

李义天:尊敬的万老师、王老师、张社长以及在座的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作为本书的译者,今天先做一个抛砖引玉式的发言,把我们在翻译出版这本书的具体情况和大家做一个汇报。之后,再请万老师和王老师为大家就美德伦理学的历史发展和现代潮流作主旨发言。

就我个人的学习经历来讲,对“美德伦理学”的学习和了解来自万老师和王老师的学术工作。万老师是我国最早引入和讨论当代美德伦理学(尤其是麦金太尔哲学)的专家。我在清华读书期间,在万老师的课堂上,麦金太尔的《追寻美德》《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等书籍都是必读书目。而在深入阅读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这些理论的背后可能还存在着更为广阔的理论空间。因此,我不断地向万老师和王老师请教。

在撰写博士论文期间,我开始接触到这个领域的更多材料。在这些材料中,有几部著作极为重要。例如,以由罗吉·克里斯普、迈克尔·斯洛特于1997年出版的文集《美德伦理学》Virtue Ethics文集为例。但是,它的篇幅不长,只有十几篇文章,不能很好地满足我的学术渴望。因此,我一直在追踪这方面的文献。2015年左右,我注意到,有一系列具有概览性和全局性的文献陆续面世。其中就有今天呈现给大家的这本《劳特里奇美德伦理学指南》。

事实上,不仅劳特里奇出版社在2015年期间推出了这本书,其他一些重要的出版机构,如,剑桥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和帕尔格雷夫出版社,也相继出版了美德伦理学的综合性读物。这一现象引人深思。我们不禁会问,为何这些享有盛誉的出版社会在21世纪对这一主题给予如此高度的重视?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需要加以关注的状况。因为,相较于20世纪90年代的作品,21世纪出版的美德伦理学成果在篇幅的容量和内容的丰富性上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刚刚介绍的1997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推出的《美德伦理学》只收录了13篇文章,但是,《劳特里奇美德伦理学指南》包含了37篇文章。这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头二十年的时间里,美德伦理学作为一种知识谱系或知识类型,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这本书的翻译正是顺应了这一学术发展趋势。

面对美德伦理学的蓬勃发展,我认为,我们应当作一些区分。对伦理学有所涉猎的朋友们都知道,在规范伦理学层面,目前呈现三足鼎立的状态,即,后果论、义务论和美德论三大分支。但是,当我们提及“美德伦理学”的时候,它具体所指的内容还需进一步明确或澄清。对此,我们要将“美德伦理”和“美德伦理学”进行区分,将“美德伦理所指称的那些人和事”同“美德伦理学所指称的那种思想观念和知识类型”区分开来。因为,在我跟随万老师一起阅读麦金太尔的时候,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麦金太尔的书里并没有出现过“美德伦理学”这个词,出现的只有“Virtue theories”(美德理论)。对此,我有一个朴素的疑问,为什么美德伦理学的代表人物从来没有自称为美德伦理学家?而且,在后续的研究中,我查阅了更多资料,其中包括我们这个系列丛书中的另一本名为Before Virtue(《美德之前》)的作品。该书的作者乔纳森·桑福德——现任美国达拉斯大学校长——在撰写该书时曾与麦金太尔通信。在麦金太尔的回信中提到说,他自己并不愿称自己为“美德伦理学家”。这一态度令我颇感困惑。普遍的看法认为,在探讨美德伦理学时,麦金太尔的贡献不容小觑,理应得到强调。然而,他本人为何拒绝这一身份?这驱使我进一步探究。或许,所谓的“美德伦理学”,首先应被理解为一系列有明确边界和指称的思想事件,而不是思想观念或知识类型。于是,这促使我对美德伦理学展开思想史的考察,审视那些真实的人与事,了解那些自认为且自称为美德伦理学家的人究竟做了什么样的工作。这既是本书最初出版的动因,也是它成为中央编译出版社选题的重要原因。

现在提及“美德伦理学”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讨论一场源自20世纪中叶,并且至今依然方兴未艾的思想运动。这一场思想运动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人物、重要的事件、重要的命题以及重要的著作。但这些全都是在现当代产生的。就此而言,我们必须非常谨慎地将亚里士多德、休谟以及尼采这些伟大的哲学家冠以“美德伦理学家”的称呼。因为,在他们的时代,还没有出现过“美德伦理学”这个概念。如果要向他们提问,他们可能只会认为自己是一个重视美德理论的思想家,但对于他们是否在从事一种名为“美德伦理学”的研究,可能就需要打上一个问号了。所以,我们有必要做出明确的区分,即,区分作为思想运动的美德伦理学和作为思想观念的美德伦理学。后者可以囊括亚里士多德以来所有的相关理论;而前者则指的只是我们当前所从事和观察的内容。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我们研究一场发端于英美学界的思想运动时,我们必须始终意识到,我们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中国伦理学的发展。所以,在观察和思考中,我们不难发现,美德伦理学对于现代性的理解和认识其实是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现代道德哲学强调规则和人的单子化,而美德伦理学却持有不同的观点。所以,美德伦理学的批判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但是,作为现代思想运动的美德伦理学,仍然必须回应现代道德哲学所提到的一些问题,而这些回答恰恰关系到它能否在现代哲学体系中立足。例如,美德伦理学同样需要回答“什么是好的行动”“什么是好的心灵”等。其中,这里的“心灵”还不能完全依据柏拉图的和亚里士多德的三分法来解释,而是必须同现代道德心理学的知识相勾连。实际上,就在过去的这七十年间,美德伦理学这场思想运动已经产生了一种古今之变的内在张力。这种张力使得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美德伦理学的研究和90年代以前对美德伦理学的研究存在重大差别。麦金太尔在80年代的研究是诉诸历史和传统,而90年代之后的美德伦理学家则特别注重从美德概念出发,回应现代道德哲学的问题,并提出现代道德解决方案。在这个意义上,便回答了为什么麦金太尔不愿承认自己是一位美德伦理学家的问题。因为在他看来,“美德伦理学”只是90年代以后出现的现代概念和范式,而他自己还是一个相对传统的研究者。只不过,从中国学者的角度来讲,我们往往会从一个全面的整体角度来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中国学人理解这本书,以及当代伦理学的发展现状。

主持人:谢谢义天教授。下面有请万老师发言!

万俊人:大家下午好。今天活动推介的书是《劳特里奇美德伦理学指南》,这本书由我的学生担任主编并负责翻译。“劳特里奇”是欧洲历史悠久的一家出版机构。在我大学时期,开始接触外文书籍时便已了解到该出版社的书籍。作为顶级出版社,它的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如果能够在这样的出版社出版自己的著作,我相信,这对自己的学术生涯是有奠基作用的。劳特里奇出版社推出的指南系列,其实是对英国出版界另外两种著名指南的效仿与学习:一种是主题性的,以问题为中心;另一种是学科性的,就像今天的《劳特里奇美德伦理学指南》这本书一样。在英国,前者是牛津大学出版社手册系列(Oxford Handbook),后者是剑桥大学出版社指南系列(Cambridge Companion)。剑桥大学800周年校庆时,我有幸受邀参加了他们的校庆活动。期间,我与剑桥出版社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得知牛津大学出版社的手册系列和剑桥大学出版社指南系列已经出版了十余本相关著作。然而,不同于大学出版社,劳特里奇指南系列是由一家历史悠久的社会出版社发行的系列书籍。在某种程度上,这使得劳特里奇指南系列更加具有优势,即,劳特里奇指南系列的编辑和出版宗旨可以超越学术范畴,融入了对社会文化的关怀。该系列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为它对社会责任的承担,面向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吸引了学术界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成为学术界与社会各界互动的重要桥梁。

就《劳特里奇美德伦理学指南》一书的内容构成来讲,它的第一部分是对美德伦理学历史的梳理。“美德伦理学”说起来比较文雅,但它实际上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相较于其他类型的伦理学来讲,美德伦理学是最日常的、与日常生活勾连最直接和紧密的一种类型。我们有时候也会把“美德”和“德性”互换使用。但是,在汉语表述、比如北京日常用语中,“德性”常常带有中性或者贬义的意思,而译成“美德”就是要只取其好的意义。不同于其他西方出版物仅从古希腊、荷马史诗出发来考察美德伦理,今天的这本书对美德伦理学的历史有着较为全面的梳理和阐述,即,充分考虑到中国、印度等非西方传统文化中的美德伦理。众所周知,迈克尔·斯洛特是罗尔斯的弟子,作为弟子的斯洛特没有跟随自己老师研究规范伦理,反而去研究美德伦理。这一点在我看来是某种“积极的背叛”。因为人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做研究,必须自己去开辟新的道路。斯洛特主持汇编的《劳特里奇美德伦理学指南》就非常具有开创性。另外,这本书中最值得一提的和令我感到自豪的是,很多中国学者参与进来。这本身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过去西方学术界谈论儒家,讲孔子、孟子和老子的时候更多是由汉学家来撰写,而不愿纳入中国学者,特别是中国大陆的学者来参与工作。就此而言,本书中关于美德伦理学历史的梳理是具有全球意义的,是有代表性的,并不完全是西方的。特别对于我们中国读者来说,这使得该书不同于其他读物,更有意义。

本书第二部分讲的是美德伦理学的当代进路,即美德伦理学在当代的发展,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的变化情况。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哈佛大学访问期间,哈佛大学系主任向我指出,在美国伦理学领域,有两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值得关注。其中一本是1971年发行的罗尔斯所著的《正义论》。这本书代表了规范伦理学的复兴和发展,第一次将传统伦理学落实到现代制度上,是一部制度伦理的典范著作。它的出版影响到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整个福利资本主义。玛格丽特·撒切尔在晚年的时候都因此说,“我是罗尔斯的学生。”由此可见,政治家、公共管理学家等都受到了罗尔斯及其学说的影响。1981年,由麦金太尔所著的《追寻美德》,作为美国伦理学界的第二部经典作品,一经出版就迅速成为美国大学课堂的必读书籍,其影响力之巨可见一斑。正是在那个时候,我首次接触到“美德伦理”这一概念,激起了我对它为何具有如此巨大影响力的探究欲望。对这一概念的关注,让我认识到,无论是传统的规范伦理学还是罗尔斯的制度伦理学,都让现代人感受到规范体系的约束性,而遵循这些规范体系往往需要付出代价。这种状况显然给现代人带来了不适感,并为伦理学研究蒙上了一层阴影,使得伦理学研究者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且个性得以充分展现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准则,无需外界过多干预。因此,在现代社会探讨伦理学时,不宜过度强调或采取极端的命令立场,避免使用“你应当如何行动”等指令性语言。因为,是否应当采取某种行为,本质上属于个人自主选择的范畴。于是,伦理学者的职责似乎就在于阐明道德原则、分析行为方式及其可能引发的后果,并清晰地解释行为背后的理由。至于具体行动的选择,则完全属于个人的决定,这也是对个体人格尊重的体现。

然而,从麦金太尔到威廉姆斯,他们则将美德伦理学最后落脚在完美人性的打造与追求上。因为在西方语境中,“美德”这个词意味着“最佳成就”,即“excellent achievement”,它的本意就是“做到极致”。而这一点通常与你的职业身份或社会角色有关,例如,教师的美德不完全在于课是否讲得好或自身是否仁慈,而是要看你是否可以教出好的学生。正所谓“名师出高徒”,而“高徒证名师”。同样,父母的美德就在于养好自己的儿女。美德本身是朝向最好、最佳与最完美,所以它具有积极的鼓励作用,帮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同规范伦理和制度伦理相比,美德伦理不是约束性的,而是激励性的。这一特性构成了美德伦理学在当代社会广受欢迎的关键因素之一。事实上,美德伦理学非常古老,我们的祖先正是依照美德伦理的原则来生活的。例如,我们常言的“父慈子孝”,意指父亲应当展现出仁慈与慈爱之心,而儿子则应孝顺和尊敬父母长辈。可以说,美德总是与人的特定身份角色和特殊行为紧密相连。此外,美德伦理不仅有历史传统,还有当代发展。伴随着现代社会人们角色的转变以及职业身份的多样化,美德伦理学必须契合现实发展,反映现代人美德行为方式的变化。因此美德伦理学在当代有多种进路。本书的第二部分就探讨了美德伦理学的最新发展情况,提供了全面的知识,内容极为丰富。例如,它结合道德心理学对现代人的情感和意愿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些内容在传统理论中鲜有涉及。

本书第三部分的编辑展现出高度的逻辑性和内容的开放性。它呈现了美德伦理学同其他伦理学类型之间的关系,其中,既包含其他伦理学对美德伦理学的挑战,也呈现了美德伦理学的直接回应或可能的反驳。因此,这一部分的内容极大地开阔了读者关于美德伦理学的阅读与思考视野,有效激活了读者的问题意识。当下人类生活分为两大领域: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正常来说,二者之间“井水不犯河水”。在公共领域中,规范伦理发挥作用。如果公民表现良好,会有公共的方式来奖励;同样,如果犯了错,也会有相应的惩罚。而私人领域则不同,它往往具有隐秘性等特点。随着现代社会公共化程度的提高,私人领域的透明性越来越强。不同于传统社会,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保证一个人私人生活的隐秘性和完整性变得越来越困难。况且,随着自媒体的蓬勃发展,现代社会的个体几乎无处遁形,个人的瑕疵和不足更易被置于公众视野之下。对此,美德伦理学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人,都会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自我完善,也需要社会包容。因此,美德伦理学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实际上反映了我们在现实生活各个领域所面临的挑战。

本书的第四部分阐述了美德伦理学的应用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德伦理学作为一种伦理学类型越来越细化和部类化。这种趋势本身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不同部类、不同职场之间能不能在美德伦理学的应用上达成某种共识呢?美德伦理学确实能够深入探讨具体、历史和个人的美德,但问题在于,不同个体对于美德的追求往往是不可通约的。如今的世界并不安宁,我们目睹了战争、炮火、流血和死亡。但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为何这些冲突如此难以终结,双方的仇恨为何如此根深蒂固。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宗教信仰的差异,这种信仰的差异有着漫长的历史,构成了最深刻、最根本的文化根源。信仰的不同会导致美德观念的差异。此外,职业等因素也会影响美德的多样性。总之,在开放的现代社会中,如何为所有人提供一个共通的、可分享的、有效的伦理标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我相信这本书会多次再版。鉴于美德伦理学的前沿知识持续更新与演进,肯定会有更多如义天及其团队这样的年轻学者,一代接一代地致力于对相关议题的追踪、关注与推进。祝愿美德伦理及其研究工作,作为一项学术事业或作为一项社会道德文化事业,持续繁荣发展。行稳致远!我就讲这么多,谢谢。

主持人:万教授的分享非常精彩生动。他所阐述的观点和理念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伦理学这个学科基础知识进行了深入浅出地普及,让我们再次对万教授的发言表示感谢。接下来,让我们有请王淑芹教授进行分享。

王淑芹:各位同仁、同学,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下午的读书分享会。我很早就收到并拜读了义天团队翻译出版的这本书,并从中学习到了很多新的知识。首先,我们应当向他的团队表示感谢。他们翻译的这样一部厚重且优秀的美德伦理学的相关著作,为我们国内学者研究国外伦理学的当代最新进展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丰富的资料。在阅读的过程中,这本书会激发读者的思考,有效拓宽读者的视野。所以,我今天非常荣幸能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本书。

万老师和义天刚刚已经讨论了美德伦理学的历史脉络和理论特性。特别是万老师深刻阐述了美德伦理的独特性,以及它与其他伦理学类型的主要区别,说明了为什么在当代社会中我们不仅要复兴、还要发展美德伦理学的原因。以往,我们对道德的理解往往局限于它是一种外在的要求和约束。然而,美德更加强调个人的内在的自我追求。在自我追求的过程中,美德表现在你的角色、职业以及自我人格塑造等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思考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美德伦理学就为此提供了内在的驱动力,而不是一种外在的要求。尽管当今社会文化多样、价值多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选择,但确定自我仍然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有人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寻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使自己的个人能力和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现,支撑起了自己的梦想,这背后都是他对美德的追求,而非仅仅是外在的功利性或工具性的价值的裹挟。就此而言,美德伦理学的确有自己独特的魅力。相信在座的各位在阅读相关书籍或开展相关研究活动的时候,对这一点是深有感触的。今天,我重点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部译著本身的几个特点。

第一,正如万老师谈到的,该书视野宽广,具有全球性视角。与其他译著不同,它收录的不只是一两个外国专家学者的文章,而是汇集了不同文明国度、宗教以及学派类型的当代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丰富的思想。我们可以看到,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不仅有对西方思想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研究,还有包括对我们中国的,如孔(子)孟(子)荀(子)的美德伦理思想研究,甚至还有各个宗教流派的美德伦理思想研究。这样宽广的视野,对我国学者而言,意味着在理解美德伦理学的内涵与外延及其当代形态方面打开了更加国际化的思想视域。这一点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当代美德伦理学的发展状况至关重要。过去我们谈论美德时,往往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或者麦金太尔;现在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多种理论形态,它实际上具有更完整的全球意义。

第二,这本书的文献价值大。按照学术惯例,作为一本汇集了多位学者论文的书籍,我们通常都会标注每篇论文曾发表过的杂志期刊出处。然而,这本书虽然汇集了多位学者的论文的合集,但它的每篇文章都不是从其他杂志转载而来的,而是由迈克尔·斯洛特主编邀请相关研究者专门撰写的新文章。因此,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思想观点。基于此,该书更具出版的价值和意义。它展现的独创性不仅体现在不是对原有论文的再版编辑,更为我们展现了与现有理论不同的思想观点。正如万老师已经详细阐述的那样,这本书就是历史脉络,现代发展、内外质疑及其当代应用围绕等四个部分进行了系统论述,提供的信息量和价值量非常大。因此,这部著作实际上是我们研究美德伦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也是经典文献。

第三,它还具有代表性强,类型多样的特点。作为一本论文汇集的书籍,该书涵盖了当前研究美德伦理学领域各个方面的高质量成果。既有对美德伦理学的历史成果的回顾,呈现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中国的孔孟荀,还有佛教、基督教等宗教美德伦理学的研究情况。同时,每位学者都提出了自己鲜明的观点,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了详实有力的论证。因此,从论文的展现形式上来讲,这本书具有其独特的学术味道,而这正是我们每位读者需要学习的地方。此外,这本书还探讨了当代美德伦理学发展的诸多进路,如,幸福主义、情感主义、多元主义等等。当下,美德伦理学的发展进路呈现出多样的特征,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来立论研究。因此,在讨论美德伦理学的时候,我们必须要问:“你讲的是美德伦理学的什么方面?”美德伦理学的论域极为广泛,每个理论视角都有其独特性。

不仅如此,第四,这本书还有很强的互动性。它充分展现了美德伦理学如何应对外部质疑、如何完善自身等内容。过去,我曾经关注过功利论、义务论与美德论之间的比较问题。然而,我逐渐意识到,每种伦理学类型都有其理论优势,同时也存在其局限性。所以,在当前道德建设中,并非哪一种理论类型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是各种理论类型在共济的过程中共同促进社会道德的发展。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的社会群体持有各自的理论基础或理论信仰。有的倾向于功利主义观念,有的坚定地遵循康德的义务论思想,有的则是从美德论角度出发。因此,在这样的道德多样性状态中,如何理解美德伦理学,以及它在哪些方面可能需要改进或存在问题,正是我们学界需要关注的问题。构成了我们的问题意识。我认为,当我们审视这部著作时,其中多样学说之间的互动性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

最后,我想借用义天在“序言”中对本书的精准概括。我认为,这句话反映了我们共同的观点:《劳特里奇伦理学指南》拓展了对美德伦理学历史与当代进路的理解,是把握世界文明视野下的美德伦理学传统和资源的、具有全球学术镜像的百科全书。作为一部重要的美德伦理学文献,它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研究美德伦理学的坚实基础。我期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大家能够从中获得学术灵感,提升学术品质,促进自身学术成长。谢谢。

主持人:感谢王老师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当前,国内以《美德伦理学》为书名的专著大概不超过十本。今天这本《劳特里奇美德伦理学指南》的体量是巨大的,有700多页。并且,我认为这本书的推出恰逢其时,很有时代性。我们不仅可以从哲学的、学理的角度进行阐发,而且可以从实践层面来把握。

我们下面进入自由讨论、读者提问的环节。

提问1: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来参加《劳特里奇美德伦理学指南》的读书分享会。首先我作为读者向李义天教授表示祝贺。我在这本书出版之际立马就买了一本。读了之后感觉特别好。700多页的内容,让我有一个感受跟大家分享:羡慕和嫉妒。义天教授偷偷摸摸干了一个大工程!今天我想提两个问题:第一,我们的年轻读者、学者如何使用这本书?第二,劳特里奇是非常有名的出版社,由它出版的学术书籍影响巨大。请问清华在未来有没有可能也出一本“清华美德伦理学指南”呢?

李义天:回答第一个问题。我建议大家要从自己的兴趣点来切入,不可能每一篇都仔细阅读,除非你也像我们这样承担了译校的工作。另外,我也想借此机会说一下,为什么要翻译这本书以及为什么要做翻译这件事。第一,对于从事现代学术研究的人来说,不可能不接触外文文献,万老师曾经教导我们,要把做翻译当成是一个基本功来训练。作为研究观察现代世界文明的研究者来说,翻译学术著作尤其是经典著作是其研究工作的分内之事、题中之义。可以说,做翻译是在为学界,为同行作贡献。我们作为专门的研究者,当然可以直接读原文,但大部分的人是没有时间去翻译和阅读某个专业领域的外文文献的。如果不翻译这本书,我可能要花三个月去读完它。但如果它被翻译出来,则有助于自己、同行以及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了解它。第二个,在当前的学术考核制度下,我们都知道做翻译工作是“不实惠的”,没有什么实在的利益可言。但是,正因如此,反倒可以把那些为了名利而做翻译的人拒之门外。我喜欢这本书,我觉得值得向大众推介。这是我做这项工作的初衷。

为了保证这本书的翻译质量,我们团队下了很大功夫。一开始的翻译工作大概花了半年时间,而我本人进行的统校工作时,又耗时一年半。当我在哈佛大学访学期间完成了本书的全部译校后,我飞了一趟迈阿密,向斯洛特教授展示我们的成果。斯洛特当时感到非常惊讶,他从自己的书架上拿出英文原书,问我们是如何完成这样厚重的一本书的翻译工作的。我对他说,我和我的团队是通过逐字逐句的细致工作来完成的。

所以,如果你并不是译校者,我认为,一般的读者完全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开始,进而在其中找到相关的线索。例如,如果你对康德感兴趣,那就从其中的《康德与美德伦理学》这篇文章开始。如果你对应用伦理感兴趣,那么就从第四部分开始读。此外,在阅读这本书之余,我们还要关注中国学者在这方面已经做过的重要工作和已经取得的重要成果。例如,2000年左右,万老师和麦金太尔曾经有过一场对谈,双方的文章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幸福主义的美德伦理学路径依然是重要的参考。所以,对于研究者和学习者来说,既要编,又要译,还要研究,这是很重要的。

万俊人:关于“翻译”的问题。过去我在北大读书和工作的时候,老一代的学者如季羡林先生、钟玉良先生以及我的导师周辅成先生等都认为,做中国的学问必须先做点校工作,要由中华书局出版;做西方的学问应该先做翻译工作,并要由商务印书馆发行。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你的西学研究是“有资质的”。我翻译的第一本书就是交给商务印书馆。但是,商务印书馆出版得很慢。我是1985年译完,但到了1996年才出版。现在我不大同意我的弟子搞翻译,不过我的弟子中做翻译工作的还是比较多。至于你刚才说的第二个问题,做一个“清华美德伦理学指南”,我看难度不小。因为,做一个指南就意味着要把一个学科研究透,意味着要搭建一个体系,这是不容易的。不过,我想,一代一代积累下去,把我们的思想基因连贯起来,融入进去,总是可以做出来的。

提问2:谢谢老师,我想请问老师您怎么理解美德和正义的关系。

万俊人:你的问题涉及两个理解。第一,谈“正义”肯定至少包含两个人。它是一个关系性范畴。我对正义最原始的理解是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分配,即,你给我一份权利,我尽一份义务给你。正义绝不是平均分配。我国在财政分配和扶贫工作中,正义体现为不同地区根据实际情况获得不同程度的支持,例如上海、广州、浙江等一线城市需要对口支援,而中央的许多财政支出也会向西部倾斜。因此,正义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绝对的平均。至于美德,它与个人的人格和角色相关。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表示,作为现代公民有一个必须具备的特殊品质:正义感。一个人如果没有正义感,就没有是非观和善恶感。面对有人试图跳楼的情境,若有人发出“跳吧。有勇气就跳吧”等言论,我们会认为他的言语非常不合适,反映出这个人缺乏基本的道德感,不是一个正直的人。

第二,正义尤其是现代正义需要诉诸公共制度。《圣经·旧约》中有“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说法。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正义观念,但它不可持续。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而《圣经·新约》中则主张让上帝来当裁判。面对不正义,应当寻求上帝的指引。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新约》中有了现代的观念。意味着在双方冲突时寻找第三方的介入。在社会领域,我们必须依赖这个第三方。它可能是某个机构、某一种制度安排,或是某个仲裁者或仲裁机构。而美德则是在个人的品格意义上的正义感或道德感。它可能不需要某个第三方,但它需要你尊重这个第三方。在现代社会,你必须用正义的手段来处理非正义。这就是对一个人、一个国家的美德要求。因此,作为美德的正义与作为制度或原则的正义就有这样的关系:你必须将制度或原则的正义内化为你自己的美德,你的行动必须符合外在的、大家都遵守的正义原则或规范。二者之间的关系正是如此。

提问3:诸位老师好,我有想法想分享一下。现在很多人听到伦理学,就认为它是对人的一种限制,要求人去做什么或不去做什么。但是,很多的宗教信徒却认为,宗教也有限制,但信教却带来了自由。那么,如何为二者找到一个对话渠道,进行沟通呢?

李义天:你的问题其实是对美德伦理学的有效性和伦理学的约束性提出质疑。其实,不只在你说的宗教领域,在世俗层面也要面对这种问题。第一,你说宗教信徒在信仰之中体验到自由,那么,如果我不是宗教信徒,我怎样也可以体验这种感觉呢?我想,当我们选择的伦理学说可以帮助我们获得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时,也许就可以体验这种自由感。刚才几位老师也谈到了,美德伦理学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第二,我们如何实现这种自由或自我成就的状态?宗教可能为信仰者提供了一种自由感,这是他们独特的内在体验。然而,对无神论者而言,宗教可能反而构成了一种限制,因为宗教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所以,伦理学者要做的工作就是,在非宗教的意义上摒弃排他性,承认合理的多样性。这也是我们在《劳特里奇美德伦理学指南》这部书里面可以明显体会到的。无论你是否信仰宗教,无论你的伦理立场如何,你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与你思想相契合的内容。这种多元思维的可能性,或许正是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的东西。第三,如果你一定要问伦理学究竟是不是一种约束?那么,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但这种约束有不同的约束方法,如后果论的约束,义务论的约束,美德论的约束等等。作为学者,我们的职责是要提供道德理论的“超市”,提供尽可能更多的思考路径,让大家自己来比较和选择。在我看来,提供更多的、丰富的精神产品和反思方法,以获得更广泛的回应和思想碰撞,这对于个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而言,都将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