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生活 > 正文

国内“AIoT第一股”要来了,特斯联冲击港股IPO

9月26日,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独角兽特斯联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表,由中信券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和海通国际资本有限公司担任联席保荐人。若挂牌成功,特斯联将成为国内AIoT第一股。

成立便获资本追捧,已获约50亿元投资

官网资料显示,特斯联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AIoT行业领域公司,聚焦于AI(人工智能)与IoT(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创新,借助AIoT操作系统TacOS(科技型人工智能城市操作系统),秉持“分层解耦、软硬结合、云边协同、智能进化”的设计理念,向企业、公共管理者及其他公域空间参与者提供全栈AIoT产品,加速产业数智化的改造升级。

本次融资款项将主要用于增强公司的研发能力,尤其是投资于TacOS、绿色智算体以及领域大模型的研发,助力商业化及市场扩展,包括开发新的场景应用程序及提升商业化能力,扩大国内销售队伍及提高市场渗透率,同时扩大海外布局并加强生态系统。

根据招股书,特斯联成立后便受到资本追捧,至今共完成9轮共约50亿元融资,VC/PE(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战略投资、金融投资公司或个人都进行了投资,其中包括了IDG、光大、中信系、商汤、京东、科大讯飞以及其他国际国有资本的身影,公司新近估值超过210亿元。

而此次融资在近两年来香港资本市场中也是规模较大的IPO之一。

Wind数据显示,2023年港股IPO融资规模前三的公司分别是珍酒李渡、药明合联、极度速递-W,融资规模分别为53.09亿元、40.71亿元和39.19亿元。今年上半年,港股IPO企业单家募资规模最大的是茶百道,募资规模为25.86亿港元。

营收稳步增长,在手订单约20亿元,有望加速实现盈利

招股书显示,特斯联聚焦于AI产业数智化、AI城市智能化、AI智慧生活和AI智慧能源四大方向。除具备训练、推理、优化等大模型基础能力外,选择了“模型+系统”技术路径,构建若干领域大模型,协同场景中部署的智能设备(智算物联网层),赋能产业、城市、人居、能源等应用场景。

2023年,特斯联实现营收10.06亿元,相较2022年的7.38亿元,同比增长36%;录得亏损8.03亿元,大幅收窄66%。

四大业务板块中,AI产业数智化与AI城市智能化是特斯联的两大主要营收来源。2023年,AI产业数智化业务收入6.24亿元,同比增长32%,占总营收的62%;AI城市智能业务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47%,总营收占比22.3%;此外,AI智慧生活的收入有所收缩,AI智慧能源板块的收入则同比上涨了151.3%。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联新增签约订单也在逐年递增,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新签约客户数量分别为161名、175名、193名及89名。截至今年上半年,特斯联在手订单金额约为20亿元。这也意味着特斯联未来有望加速实现盈利。

可以看到的是,近年来,随着AI行业的突破与发展,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越来越受到企业、地区及国家的重视。

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国家数据局将继续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加速,其中就包括数字基础设施升级部署,加快工业互联网、算力、移动物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9月,工信部又发布《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强调要提升移动物联网行业供给水平、创新赋能能力和产业整体价值,加快推动移动物联网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发展。

截至今年6月30日,特斯联的产品已被来自全球150个城市的超过800个客户部署,业务遍及中国、阿拉伯联合酋長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市场。特斯联先后打造了2020迪拜世界博览会、上海徐汇智慧社区、重庆大融城智慧楼宇能源管理、廊坊大剧院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以及AI CITY、AI PARK和多地AIoT智慧管理平台案例,其中,AI PARK还被国家生态环境部收录为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在产品以及标杆案例背后,是特斯联强大的研发团队。截至今年3月31日,特斯联的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达到52.2%。同时,管理团队平均拥有15年的相关行业经验,来自微软、阿里、腾讯、百度、摩根大通等企业或机构,公司CTO(首席技术官)华先胜、首席科学家邵岭以及杨旸均为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士,并都已连续四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打通AI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AI与IoT技术的融合,将有助于解决AI规模化应用面临的重重挑战,打通AI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国内“AIoT第一股”要来了,特斯联冲击港股IPO  第1张

根据华福证券的最新研报,传统IoT设备侧重于收集数据,并将分析和交互功能转移到手机等终端上实现,其分析能力缺乏针对性。而AIoT能够将设备的简单连接上升为智能交互,最终实现不同智能终端设备之间、不同系统平台之间、不同应用场景之间的互联互通。同时,AIoT设备具有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能力,分析能力从终端转移到云端,并且能够提供差异化和具有针对性的结果,有望解决IoT面临的被动式交互导致的分析沟通能力有限等问题。

另一方面,AIoT有望打通AI应用的商业闭环。AI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前端设备采集大量数据信息送入深度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然后通过特征提取与分类,获得通用化特征参数与检测模型。这个过程中,由于缺少与前端设备的连接,传统AI往往局限在“学习-决策”阶段。而多样化IoT设备带来的多样化数据类型可以丰富AI感知能力,例如,“触觉”数据,包括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在内的IoT设备,可以提供压力、位置、速度、温度等传感数据,增强AI对环境的感知能力,为空间数字化提供基础,助力AI应用“感知-学习-决策-执行”商业闭环的落地。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在对数字基建的战略布局与大规模投资的驱动下,中国已成为全球AIoT行业中发展最为迅猛的国家之一。中国公域AIoT行业的收益预计将从2023年的4080亿元增长至2028年的744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8%,远超全球市场的增长速度。

以2023年的收入计算,特斯联是国内前五的操作系统驱动的平台型公域AIoT产品提供商。

市场研究机构IDC预测,2024年近20%的IoT系统将支持AI。